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工作 > 正文

教育部严阵以待: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

发布时间:2020-05-13 03:28:02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一向爱玩的小西心甘情愿地呆在家里。

  小西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今年以来没有踏进校园的他,在五一前接到了学校通知,5月18日开学。按照要求,在开学前夕,即将返校的学生要自我隔离14天,尽可能不离开本地。

  虽然时间上还有一定富余,但小西和他的家长都觉得还是原地不动最稳妥,并未安排五一出行计划。这几天,学校也发来一些表格要求填写,如师生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开学前校外安全防控承诺书等,即将开学的氛围已然非常浓厚。

  “在家里困了这么久,我真的很想念在学校的时候。“小西在电话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很盼望开学。

  不止小西所在的山西省,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阶段后,全国各地都在精心部署大中小学有序开学复课。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截至5月11日,目前开学已经复课的学生总数是10779.2万,超过了1个亿,占学生总数的39%,接近40%。

  史无前例大规模在线教育开启 

  曾经对放假有多期盼,现在就有多想开学!

  网络上期待开学的声音随处可见:“我在家的vip过期了,我要回学校。”“我想在二教自习。”“学校食堂的饭其实也挺好吃的。”“课间操啥时候能开始做呀?”……

  他们都经历了一段无法返校的日子。疫情暴发之初,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校园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这一总的疫情防控战略和目标。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话来讲,刚开始的阶段,就是一个城市保卫战、校园保卫战,我们各个学校的校长、书记,就是城防司令,严防死守。

  “战时状态要有非常举措,要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应对措施更坚决一些,一切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一切都要做细做实,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陈宝生在2月7日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说。

  这次会议强调要切实强化阵地意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并提出了“五个一律”的严格要求: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同时,教育部按照疫情防控的形势,及时发出了延期开学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各校全面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要每日汇报,每日了解他们的情况。

  当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原有假期结束后,史无前例、事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开启了,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这次实践中,可以说建立了中国的样板,全世界也都在学习我们这样的做法。而且这次在线教育,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过去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在边远贫困地区,手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我们通过有线电视,能够做到全覆盖,而且是全学段覆盖的在线教育。”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教育系统及时启动了开学工作,同时明确提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学的标准,即“三不”原则: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开学,在学校的基本防控措施到位之前不开学,在校园和师生的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之前不开学。

  教育部要求各地及时制定错区域、错时、错层次和错峰开学的方案,同时加强专业指导,与卫健委、疾控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大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指南》和疫情防控的技术标准,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时建立应急预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督导,加强各地各校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

  有序开学复课近四成学生返校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到了常态化阶段,大中小学正在有序开学复课。据教育部披露的信息,已有近40%的学生重返校园。“对于其他学生,各地也都在根据当地的情况,排出了返校日程。”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说。

  王登峰介绍说,在已经开学复课的一个多亿学生里,有高校大学生290.7万,涉及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高校还没有开学的只剩下五个省,即北京、河北、山东、湖北和黑龙江。

  此外,高中已经返校的学生2161.5万人,所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高中已经开学;中职已经返校的学生327万人,涉及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中已经返校的学生有3148万人,涉及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学已经返校的学生有4384.4万人,涉及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幼儿园已经开园的则有8个省(区、市),返园的幼儿有468万人。

  学生们逐渐返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如何呢?王登峰透露,目前全国教育系统师生员工还有1位确诊病例,还在进行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有14人。确诊病例还有1个,是黑龙江省境外输入的关联病例。

  开学,复课,疫情防控形势也随之复杂起来。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从原来开学前以及开学初的“阵地战”,在疫情防控方面转为“运动战”。“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师生都是在原地,绝大多数师生都在家里面。随着开学陆续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要离开家,回到校园。”王登峰说。

  王登峰解释说:“在‘城防战’的时候,我们知道病毒在哪,知道敌人在哪,而在‘运动战’中,我们接触敌人的机会变得更多,病毒在哪里,我们更不可控。另外,随着开学的进一步推进,突发的聚集性疫情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复学的陆续推进,常态化的防控下,会出现一系列的伴生问题,包括学习和学业上的指导,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教育教学管理,也包括就业和升学的压力,以及长期存在的一些矛盾,可能都会伴随出现,王登峰坦承,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压力。“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精准把握防控要求,细化量化复学方案,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

  确保万无一失并及时处置问题 

  常态化背景下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开展,是家长们、全社会都特别关心的问题。教育部将在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精准分类。所谓精准分类,就是对海外回国人员、治愈出院人员、无症状感染者和高风险地区人员要做到精准分类,确保开学以后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

  细化开学和防控的措施。从开学以后,从校园里的体育活动、佩戴口罩,以及教室、宿舍、食堂、操场、活动场所、校园的医务室,以及学生上下学的过程和师生的接触史,都要细化各项防控措施,而且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师生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和出现缺课缺勤的跟踪制度,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能够返校,还要满足防控的要求。

  “比如,我们现在对教室,每个学生之间的间隔有明确要求,这是属于防控的目的。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教室的面积是固定的,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回来,有的地方就在探讨分班或者上下午,在学校一半的学生,由老师面授,另一半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接受课堂教育,再进行轮换。这都是各地想出的办法,都是在细化防控措施。”王登峰说。

  强化条件保障,要备足防疫物资。

  要做出快速反应。王登峰指出,“我们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目标是要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同时在确保万无的基础上,还要保障一旦有一失能够快速应对,形成闭环,能够及时处置,快速处置,这也是我们现在做好复学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加强培训。对教育行政人员、对校园的医护人员、对广大师生和家长,加强卫生防疫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跟疫情防控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关怀和帮助。要努力对广大师生在复学后进行思想引导,学业和就业方面的指导,以及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开学复学工作安全有序。